《联合早报》中文版12月21日报道:全球经济和金融状况自年初显著恶化,对非银行金融中介(NBFI)造成了连锁效应。
金融稳定委员会(Financial Stability Board)星期二(12月20日)发布的2022年全球非银行金融中介监测报告指出,为应对高通胀,多数中央银行收紧货币政策,使名义利率大幅上涨,导致金融状况快速收紧,对债券发行人、投资者和金融中介产生了影响。
报告说,高通胀率、高利率和低增长,造成资产价值减少,可能是造成2022年前三季度资金净外流的原因。
通胀和利率走高也增加了负债最多的家庭和非金融企业偿还贷款面临的困难,这可能会导致基金赎回增加,增加开放式基金出现更多资金外流的风险。
非银行金融中介领域去年增长8.9%
金融稳定委员会认为,进入2022年,全球增长放缓、俄乌战争、商品价格压力、供应链干扰、高于预期的通胀和利率上涨等因素,给包括非银行金融中介在内的金融体系带来严峻考验。
去年,委员会确定的风险指标包括:货币市场基金、固定收入基金等的EF1;金融公司、消费信贷公司等的EF2;证券化工具、资产担保证券等的EF5等。
整体而言,在投资基金的推动下,去年非银行金融中介领域去年增长8.9%,占总金融资产的比率为49%。投资基金受益于经济复苏,各种投资实现了资金流入和更高的估值。
根据报告,投资基金的资产管理规模(AUM)在今年第一季度环比下滑3.5%,其中,93%的跌幅由估值效应造成。主要股指在今年第一季度下挫,影响了股票基金的估值。名义利率的上扬以及债券价格的下滑,对债券基金的估值造成了负面影响。
报告指出,今年第一季度投资基金出现的净流出,主要由短期政府货币市场基金和固定收入基金驱动,这是因为投资者的偏好转变为持有现金和债券工具。不过,这两种基金的净流出并没对流动性造成巨大压力。
今年第一季度,固定收入基金也出现净流出,但规模低于短期政府货币市场基金和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的净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