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以下简称“RCEP”)正在释放一体化大市场巨大的潜力。8月7日,海关总署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7个月,我国进出口总值增长10.4%,其中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同比增长19.8%,与RCEP其他14个成员国同比增长7.5%。有专家分析称,RCEP不仅将推动我国构建更高水平的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提升我国自由贸易区网络“含金量”,伴随与其他成员国的合作不断深入,将进一步推动形成互利共赢的区域合作格局,为地区乃至全球经济疫后复苏和发展提供了新动能。但是RCEP发展未来仍存挑战,我国需进一步提升自身的科技创新能力、补链强链。
7月增长超预期
海关总署数据显示,前7个月,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同比增长19.8%,与RCEP其他14个成员国同比增长7.5%。这与海关总署公布的今年1-6月数据相比有所增加。数据显示,今年1-6月,中国与RCEP成员国贸易额同比增长5.6%。
“7月当月,我国对RCEP贸易伙伴进出口1.17万亿元,同比增长18.8%,拉动整体进出口增长5.6个百分点。”海关总署统计分析司司长李魁文表示,“RCEP今年正式生效实施,进一步深化了区域经济互联互通和贸易投资合作,为地区经济复苏和发展提供了新动能。”
“1-6月,我们与RCEP成员国之间的贸易增长是比较平稳的,而7月单月增长则超过预期,其快速增长便拉动了1-7月的整体增长。”中国政策科学研究会经济政策委员会副主任徐洪才分析称。
从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来看,近几年,我国对RCEP成员国出口规模正在不断扩大。2020年,中国对RCEP成员国出口规模为6984亿美元,约占我国出口总额的27%;而到2021年,这一数据获得大幅增长:我国对RCEP成员国进出口12.07万亿元,占外贸总值30.9%,其中,出口5.64万亿元,增长16.8%;进口6.43万亿元,增长19.2%。
“RCEP一体化大市场的形成将释放巨大的市场潜力,进一步促进区域内贸易和投资往来,这将有助于我国通过更全面、更深入、更多元的对外开放,进一步优化对外贸易和投资布局,不断与国际高标准贸易投资规则接轨,构建更高水平的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商务部国际司负责人此前表示,RCEP自贸区的建成将为我国在新时期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提振全球疫后经济复苏信心
RCEP也成为我国“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支撑。“RCEP为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新发展格局提供巨大助力。”上述商务部负责人如是说道。
RCEP于今年1月1日正式生效,这是迄今全球最大的自贸协定,包括东盟10国和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共15国,覆盖20多亿人口,经济总量和贸易额均占到全球的1/3。RCEP实施半年以来,得到了各成员国的积极响应,各成员国之间的合作不断深化。
以辽宁省为例,今年上半年,该省对RCEP贸易伙伴进出口值达1259.5亿元,同比增长5%;广东省对RCEP成员国出口则增长8.7%,高于广东出口整体增速1.4个百分点。
从具体合作上看,在第二届消博会上,RCEP成员国参与热情高涨,积极拓展贸易、投资等领域新机遇。日本、韩国、马来西亚等RCEP成员国,总参展面积超过5000平方米,较首届增长近20%。其中,日本31家企业参展,参展面积从首届的2000平方米增至3000多平方米,成为中国以外参展面积最大的RCEP成员国。
“这展现了成员国深化本地区经济合作的共同意愿,增强了区域乃至全球疫后经济复苏的信心。”中国贸促会副会长张少刚曾表示,RCEP成员国企业迎来更加广阔的自贸协定政策机遇,彼此联系更加紧密,合作更加深化。“RCEP通过高水平的经贸规则,激励企业依托各国比较优势进行跨境整合,优化区域产业链供应链布局,提高综合生产率和产品竞争力,推动形成互利共赢的区域合作格局。”
同时,在RCEP的推动下,我国自由贸易区网络“含金量”正显著提升。数据显示,自由贸易区提升战略实现了新突破。我国对外签署的自贸协定数在过去十年由10个增长到19个,与自贸伙伴的贸易额占我国全部贸易额的比重也已达到35%。
补链强链是未来关键
有机构预测,RCEP将为本地区和全球经济增长注入强大动力。来自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发布的《RCEP对区域经济影响评估报告》模拟结果显示,到2035年,RCEP将带动区域出口和进口累计增量规模达8571亿美元和9837亿美元。美国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测算的数据则为,到2030年,RCEP有望带动成员国出口净增加5190亿美元,国民收入净增加1860亿美元。
尽管如此,对于RCEP的生效实施,国内市场尚存担忧。例如,部分出口订单的生产正在从中国向东盟国家转移的问题,有分析认为中国正面临这些国家的竞争和替代。
对此,徐洪才表示,此类担心并非毫无根据。“越南发展得很快,它本身的制造业对我国形成了竞争的压力。同时,越南的产品出口到日本、欧洲、美国都是零关税,具有一定的优势。相反,我们珠三角地区的加工贸易成本在上升,存在相对劣势。”
而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认为,这是基于各自要素禀赋和比较优势而形成的合理化分工。
“实际上,根据相关研究,中国对东盟出口的中间产品比重正在不断上升,而这主要源于中国企业对东盟直接投资和产业转移规模在不断扩大。”温彬表示,“同时,RCEP区域累积的原产地规则作用显著,将加速区域内产业链的优化布局,促进各成员国之间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的深度融合。”
“目前,印太经济框架已启动,我们与日韩、东南亚的合作还存在不确定性。”徐洪才对RCEP的未来发展也给出了建议,“下一步,我国还需认真做好自己的事,进一步提升自身的科技创新能力、补链强链,以此来进一步促进与RCEP另外成员国的贸易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