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纺织业概况

2022-02-28 00:00:00 编辑:贸促会驻外代表处香港 驻香港代表处审核 来源:香港贸易发展局


    概览

      • 2005年10月,中国内地与香港签订《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补充协议二,即《安排》第三阶段(CEPA III),进一步向香港公司开放内地市场。根据CEPA补充协议二,自2006年1月1日起,所有原产香港的产品,包括纺织品在内,均可免关税输入内地。

      • 香港的纺织业不但向本地服装制造商供应布料,也向内地及其他离岸生产基地的厂商供货。不少港商凭藉累积多年的生产经验,拓展纺织品贸易业务。业界以供应优质印染布料闻名,其他强项包括棉纺、梭织牛仔布、针织成形衫片及幼针棉织品等。

      • 新冠疫情导致2020年香港纺织品出口减少16%,是过去15年(2006至2020年)来的第二大跌幅,也是继2009年大跌19%之后的最大跌幅。尽管全球经济重启,而且去年基数较低,但纺织品出口依然低迷。2021年首9个月,香港纺织品出口按年减少2%,比2019年同期低19%。

      • 香港靠近主要生产基地,并与世界各地紧密联系,因此于疫情期间在口罩等个人防护装备的分销方面得以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与抗疫有关的纺织品出口,包括口罩和相关材料,于2020年占本港纺织品出口17%。在世界各地普遍采取封锁措施的情况下,个人防护装备持续改由本地供应,因此在2021年1至9月,香港的口罩出口按年下跌85%,而纺织口罩主要原料的出口则继续畅旺。

      • 很多企业都采用技术,以迅速实现数码转型,提升整个生产周期的抗逆力及可持续性。例如,有厂商使用5G及机器人技术来推动工厂自动化及机器无线连接,以机器人取代人手进行危险工作。

      业界特色 [1]

      机构单位数目*

      310(制造)2020年

      4,780(进出口)2020年

      就业人数*

      1,760(制造)2020年

      18,670(进出口)2020年

      *不包括纱线针织品

      资料来源:《就业及空缺按季统计报告》

      2020年,香港纺织业(包括纺纱、梭织、针织及纺织品的染整)共有310家制造商,雇用1,760名员工,占本地制造业劳动人口2.1%。纺织业是香港主要的出口创汇行业之一,占2020年总出口1.1%。

      近年,美国、欧盟及日本等传统市场向发展中国家(包括东盟国家及孟加拉)的纺织品出口商提供优惠的市场准入,此举削弱了香港生产商的竞争力,加上中国内地劳工成本上升及环保法例日趋严格,越来越多香港纺织品制造商把低端及量产产品的生产活动转移至孟加拉、柬埔寨及越南等东南亚国家。这种情况多少解释了香港纺织品出口呈下跌趋势的原因,而总出口于过去15年下跌60%,到2020年跌至420 亿港元。

      由于孟加拉、柬埔寨和越南的劳工成本具竞争力,而且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享有贸易优惠并推动市场开放,许多外国投资者包括港商已在当地设立制衣厂。因此,这些国家对进口纺织品的需求与日俱增,成为香港纺织品的主要出口市场。展望未来,越南在采购方面可能趋向多元化,以便根据《欧盟—越南自由贸易协定》的「由布开始」(fabric‑forward)原产地规则(又称「双重转型」),享有服装免关税待遇。欧越自贸协定已于2020年 8月1日生效。

      现时香港主力制造精良及高增值产品,例如环锭精纺、开端精纺、幼针棉织品以及复杂印花染色布料。为了加强在环球市场的竞争力,一些香港纺织公司与内地企业建立策略合作关系,例如与内地棉供应商合作,生产棉纺织品。

      香港纺织业是本地服装制造业的主要供应商。香港纺织品生产商的优势,在于能够承接本地服装生产商的急单。与此同时,香港出口的纺织品,很大部分是供应给港商的离岸服装生产基地,尤其是内地。


      香港纺织品出口表现 [2]

      (亿港元)

      2019年

      2020年

      2021年1至9月

      价值

      增减%

      价值

      增减%

      价值

      增减%

      本产出口

      6.95

      +11

      9.76

      +40

      6.61

      -12

      转口

      494.03

      -14

      412.68

      -16

      306.95

      -2

      其中来自中国内地的产品

      377.36

      -14

      320.83

      -15

      237.63

      -4

      总出口

      500.98

      -13

      422.43

      -16

      313.56

      -2

      按主要市场划分

      2019年

      2020年

      2021年1至9月

      比重 %

      增减%

      比重 %

      增减%

      比重 %

      增减%

      中国内地

      45.0

      -18

      36.9

      -31

      39.1

      +3

      东盟

      33.4

      -9

      31.8

      -20

      36.8

      +18

        越南

      16.6

      -6

      16.3

      -17

      19.7

      +23

        柬埔寨

      7.1

      -10

      6.3

      -26

      6.5

      +7

        印尼

      4.7

      -14

      4.0

      -29

      5.4

      +42

        泰国

      2.0

      -5

      2.4

      -2

      2.2

      -5

      孟加拉

      7.0

      -16

      6.9

      -17

      7.3

      +12

      斯里兰卡

      2.6

      -16

      2.1

      -34

      2.6

      +32

      美国

      2.0

      -1

      5.1

      +115

      2.1

      -64

      欧盟

      1.7

      -7

      6.3

      +208

      1.9

      -76

      印度

      1.9

      +7

      1.4

      -37

      1.7

      +22

      按类别划分

      2019年

      2020年

      2021年1至9月

      比重 %

      增减%

      比重 %

      增减%

      比重 %

      增减%

      针织或钩织物

      27.0

      -20

      24.5

      -23

      29.2

      +25

      整理加工配件

      15.7

      -5

      13.9

      -25

      17.4

      +30

      梭织物

      21.0

      -16

      16.1

      -35

      17.2

      +8

        

      10.2

      -22

      7.3

      -40

      7.9

      +11

        人造纺织原料

      7.4

      -10

      5.5

      -37

      5.6

      *

        其他

      3.4

      -11

      3.4

      -17

      3.7

      +16

      纺织纱

      20.3

      -17

      16.0

      -34

      16.8

      -1

      特种纱及织物

      11.5

      +2

      11.9

      -13

      14.2

      +18

      纺织制成品

      4.1

      *

      17.2

      +254

      4.7

      -77

      铺地制品

      0.3

      -1

      0.3

      -24

      0.5

      +38

      *甚少

      资料来源:香港政府统计处《香港贸易统计》


      2020年,香港纺织品出口减少16%,是过去15年来的第二大跌幅,也是继2009年大跌19%后的最大跌幅。尽管全球经济重启,而且去年基数较低,可是纺织品出口依然低迷。2021年首9个月,香港纺织品出口按年下跌2%至310亿港元,比2019年同期低19%。与此同时,转口占纺织品总出口98%,也下跌2%,其中来自中国内地的转口下跌4%,占本港纺织品转口总额的76%。本产出口基数较低,同期大跌12%。

      亚洲依然是香港纺织品出口的主要市场。2021年首9 个月,香港十大出口市场中,8个位于亚洲。香港对亚洲的整体出口有所增长,但仍低于疫情前水平,其中中国内地增长31%、东盟为10%、孟加拉为11%、斯里兰卡为15%、印度为26%。另一方面,协制(HS)分项目6307.90下的纺织口罩,于2020年占本港对美国和欧盟纺织品出口至少80%,分别增长4倍和10倍以上,不过,2021年首9个月,来自这些发达市场的需求大减,因此相关出口分别大跌86%和94%。

      产品方面,大多数类别的出口表现尚未恢复到疫情前水平,特种纱及织物以及铺地制品则属例外,比2019年同期分别增长2%和21%。在特种纱方面,某些非梭织布,即协制(HS)分项目5603.11、5603.12和5603.91下的纺织口罩主要原料,于2020年出口增长10%之后,2021年1至9月按年上升30%,主要受内地制造商的强劲需求带动。

      销售渠道

      香港是区内重要的生产中心以及全球纺织品及服装采购枢纽,为本港纺织业缔造有利条件,向本地及海外服装生产商与采购商供应产品。香港的纺织品制造商及贸易商主要向亚洲特别是内地的纺织品及服装制造商供应产品,同时国际纺织品公司也借助香港向其他亚洲市场推销产品。例如,越来越多来自拉丁美洲和中东欧的时装品牌及设计师尝试通过香港这个贸易平台,向内地推广旗下的纺织品和服装。

      香港纺织业擅长生产多种优质产品,量产或专门制品,都能迅速付货。香港纺织业的竞争优势在于产品质素一流,又能快速回应时装趋势及市场需求。本港纺织业也以专业知识、手工精湛和灵活变通享誉全球。

      香港是个理想的一站式采购中心,方便买家物色新颖时尚的物料。香港贸发局主办的香港国际家用纺织品展网罗各种优质家用纺织品,包括浴室、寝室和厨房纺织品及地毯等,为参展商及买家提供直接渠道,向亚洲以至区外的供应商及市场招手。

      业界趋势

      香港纺织业已朝高增值的方向发展,提供原创设计及自有品牌产品,并主力从事较高增值的活动,例如销售、市场推广、品质控制、设计及产品开发等,以迎合市场对高档纺织品的需求,而外地厂房则负责生产。

      由于内地劳工成本上升、原材料价格波动以及环保法规收紧,香港很多纺织厂商已把生产活动分散到越南、柬埔寨、缅甸和孟加拉等东南亚国家。有些港商甚至在拉丁美洲的墨西哥、非洲的尼日利亚等地建立生产线,借此享受区域贸易协议如美墨加协定(USMCA)以及欧盟普惠制(GSP)提供的优惠待遇。

      纺织业是个资金密集型行业,为紧贴生产技术的发展和产品要求的转变,业者必须斥资向德国、意大利、西班牙、瑞士、日本和韩国等国家的供应商采购先进技术,例如自动化网状拉布、纳米生物功能材料加工和Texparts®下卷式零绕纱系统等,都是亚洲生产商熟悉的现代科技。

      香港纺织及成衣研发中心(HKRITA)致力从事纺织和制衣技术研发及转移,以提升业界竞争力。该中心一直与业者紧密合作,促进纺织和制衣业的技术研发及转移。截至2021年3月,该中心正与业界合作进行46个项目,当中很多不但获得本土及国际奖项肯定,更已可供应作商业用途,例如G2G 旧衣新裳循环系统可把消费者舍弃的旧衣物循环再造成洁净可穿的新衣。

      企业还运用科技,推动生产流程迈向数码转型。例如,随著5G及智能工厂解决方案迅速发展,纺织厂机器之间已能高速传送大量数据,成本方面也越来越容易负担。纺织品制造商不断探索使用机器人代替人手进行危险工作。例如,在2020年2至3月,内地为对抗新冠肺炎而采取封锁措施期间,中国纺织品及纱线公司新凤鸣集团便使用800台机器人及5G网络,生产近100万吨长丝。

      可持续发展已是各行各业的关注焦点。为实现碳中和及其他绿色目标,世界各地政府都著手制订新的监管架构和规定。欧盟率先于2021年初发布可持续纺织品策略,并于2015年9月推出「欧洲服装行动计划」(ECAP)以资助业界转型。至于纺织品制造商和服装品牌,也共同努力在研发及制造产品时加入新兴技术、新材料和创新生产工艺,从一次性经济转向循环经济,以及废弃产品回收和零废物时尚产品等绿色理念。

      为了表明对可持续发展的承诺,越来越多纺织企业按照不同的自愿性标准,定期进行第三方审核,例如「蓝色标志」(bluesign®)标准、全球有机纺织品标准(GOTS)、Oeko‑Tex®标准100、Oeko‑Tex®标准1000、Global Green Tag®以及NSF Sustainability等。因此,获得GOTS 认证的设施从2019年的7,765家增至2020年的10,388家,上升34%,涵盖72个经济体和420万名工人。

      新冠肺炎疫情令全球供应链陷入前所未见的混乱,市场前景并不明朗,全球时装业者都保持审慎。时装品牌为缩短产品推出市场所需的时间,也日益愿意推行数码转型及加强本地采购。

      CEPA规定

      2005年10月18日,内地与香港签订CEPA补充协议二,即CEPA第三阶段(CEPA III),进一步向香港公司开放市场。根据补充协议二,自2006年1月1日起,所有原产香港的产品,包括纺织品在内,均可免关税输入内地。在上述措施下,香港公司向内地输入产品时,最高可节省15%(配额以内)或40%(配额以外)的关税成本,与按最惠国待遇输入者相同。根据既定程序,尚未订立CEPA原产地规则的产品,经香港制造商提出申请,并符合双方商定的CEPA原产地规则,将可享有零关税优惠。

      有关CEPA关税优惠的详细资料,以及原产地标准,可按此查阅。

      影响纺织品出口的一般贸易措施

      世贸组织在2005年取消了纺织品配额限制,其后美国和欧盟却对来自中国内地的纺织品采取市场保障措施。不过自2009年1月1日起,原产地为中国内地的纺织品及服装产品进口欧盟,不再需要进口许可证或管制文件。与此同时,于2009年1月1日或之后运往美国的绝大部分中国制纺织品和服装再无配额限制,但未粗梳或未精梳的棉及梳棉条除外。

      产品趋势

      各种服装纤维中,棉始终是受欢迎的材料。例如,在2015年,按量计算,棉占欧盟新售出服装所用纤维约43%。欧洲消费者依然偏爱含棉量高的服装。中国、印度及日本消费者普遍认同,纯棉及混棉布料最为舒适、真材实料及环保。

      创新产品方面,以轻巧保暖的微纤维日益引起纺织品制造商注意。优衣库(Uniqlo)是日本大型服装零售商,提供以微纤维制造的AIRism系列。厂家还研发及推出其他多种功能产品,例如透气、弹性、抗菌、防紫外线、防皱、防水及环保的纤维及织物,致力满足市场需求。例如兰精集团(Lenzing Group)研发的天丝(TENCEL®)纤维素纤维,据称具备多项功能特点,较棉更胜一筹。Salvatore Ferragamo则率先使用以柑橘类水果制成的可持续布料。另外,抗菌物料广受全球市场欢迎,越来越多企业投资发展防范病毒的技术。例如,日本研发出一项技术,可以借助服装穿著者活动时产生的微电流杀灭微生物及细菌。

      未来数年,「技术」和「创新」仍是业内的热门议题。市面现有更多不同的花式梭织及印花技衠可供业者选用,而数码印花及手工装饰也能令纺织品的款式更趋多样化。此外,鉴于消费者崇尚独一无二、与众不同的产品,以精湛工艺、原创图案及功能卓越为卖点的产品将继续大受欢迎。高科技纺织品势必影响纺织业的发展方向,具体例子包括:以纺织光伏面料制造,可以给手机充电的手袋;以导电缝线及发光二极管(LED)造成发光图案,能感应碳排放变化的「气候衣服」。这些穿戴式科技都有助塑造未来的生活,也可应用于多个产业,如汽车、航空航天、建筑、健康护理以及运动,相关产品有发光和发热衣服、智能护膝绷带、防虫服装及可调校的吸音地毯等。

      与此同时,消费者特别是西欧、美国及日本等发达市场的买家,对生物降解天然纤维(例如有机棉、大豆纤维及不杀生得来的丝)的环保特质深感兴趣。由于大势所趋,许多厂商除了选用更多生物降解的原材料外,也采用环保生产程序,包括高效率管理模式、程序控制、特殊工序以及废水回收处理等。时装品牌如Stella McCartney、H&M、Zara、Ralph Lauren、ASOS及Quiksilver等已经承诺,停止采购来自濒危森林的纤维原料。例如,H&M便对一家生物科技初创企业进行投资,后者开发了一项微生物染色技术,运用从自然界提取的颜色基因为纺织品染色,取代耗水量大的传统染色法,并可进一步减少使用重金属化学染料及降低加热温度。

      新兴市场和发达市场的消费者,环保意识不断上升,并且关注产品安全问题。例如,近年内地检获不少使用被禁偶氮染料、酸碱度水平不合格或甲醛含量高的服装布料。事实上,中国消费者日益垂青产品安全较有保证的外国时装品牌。与此同时,在传统市场,当局也加强把关,以欧盟为例,其非食用危险产品快速通报系统(RAPEX)显示,纺织品占2020年共2,253宗通报的14%,仅次于玩具、汽车、电器及防护装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