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特区运输及房屋局长陈帆:特区政府引入多项新科技加快兴建公营房屋

2021-10-09 00:00:00 编辑:贸促会驻外代表处香港 驻香港代表处审核 来源:香港商报

    香港特区运输及房屋局长陈帆10月9日在网志中表示,为争取尽快兴建更多公营房屋,特区政府引入多项新科技,包括在部分房委会项目中采用预制组件技术,实施6天建成一层20个单位的标准楼层。近年亦开始试用机器人技术,进行墙壁油漆等工序,减少依赖人手,提升效率。

    陈帆指出,觅地建屋是现届特区政府重中之重的工作,特区政府一直持之以恒开拓土地,竭力增加房屋供应。2017年公布的《长远房屋策略》提到,觅得的土地可以在2018-19至2027-28年度十年期兴建约237000个公营房屋单位。经过数年不断的努力,现已觅得约350公顷土地,足以兴建330000个单位,较2017年多93000个单位。现届特区政府五年任期内,预计公营房屋建屋量可达96500个单位,较之前5年多30000个单位。

    陈帆说,为争取尽快建成更多单位,香港房屋委员会在部分公营房屋项目,超过90%的组件是采用预制技术,实现六天建成一层二十个单位的标准楼层。近年,除了预制技术已再提升,特区政府亦采用“组装合成”建筑法。房委会和香港房屋协会已选定位于东涌、蓝田、安达臣道和洪水桥共6幢住宅大厦采用相关技术,并将会积极推展更多适合采用“组装合成”建筑法和其他崭新建筑科技的项目。

   至于施工细节,房委会亦尽量引进科技,提升效率,令项目尽快落成,包括近年开始试验运用机器人技术进行内、外墙壁油漆等工序,减省对人手依赖。

    陈帆举例指,特区政府在进行华富邨重建项目规划时,房委会首次利用“背包式移动测绘系统”,背着仪器扫描华富邨的公用地方,仅花约20分钟便收集到约5000平方米的数据,以制作三维模型,作为日后设计规划之用。而连接长沙湾海盈邨和海达邨的跨道行人天桥,便是利用全自动雷射测量技术确定各构件的定位,令该条长达145米的行人天桥可以于一夜间接驳成功。此外,房委会亦已于部分新建公营房屋项目,如柴湾渔湾邨渔进楼,利用人工智能配合无人机实境摄影技术进行验测外墙工作。

    为进一步提升生产和设计效率,房委会在规划和设计房屋项目时,亦通过软件科技,例如葵翠邨项目便利用“建筑信息模拟技术”(BIM),进行日照及微气候分析,改善楼宇坐向及布局。结构工程师团队亦自行研发一套结合BIM的系统化地基设计流程,应用于公营房屋发展的地基设计上,将复杂的地质状况进行立体视象化,使工程师在地基设计时可以准确掌握地基桩柱所需的设计深度,让施工顺利进行。BIM亦被应用在各类型屋宇装备喉管的走线排列,让工程人员可以在正式安装或铺设喉管及管道前,预先解决施工上的潜在冲突,提高建造工程精准度及效率。

    此外,房委会亦会在合适的项目引入由承建商一并负责设计和建造。在新的 “设计及建造”采购模式下,房屋署会于招标时提供项目的基本布局及整体发展规范,然后由承建商进行详细设计并负责建造。新的采购模式一方面可补充房屋署有限的人力资源用作开展详细设计工作,让房屋署可更专注公营房屋发展的策划、统筹和监督,以应对增加的建屋量。另一方面,有关安排可借助私营企业的资源和技术,优化整个设计及建造工作的流程;而同期进行设计及建造工程亦会给予承建商在采购物料、施工方法和工作流程方面更大的弹性。

    另外,陈帆表示,为纾缓仍然在等候“上楼”、居于不适切居所的市民的生活压力,特区政府推出过渡性房屋、现金津贴试行计划,以及立法订立“劏房”租务管制三项突破性措施。

    陈帆指出,特区政府早前已觅得足够土地,提供原定目标的15000个过渡性房屋单位,而相关目标会上调至20000个单位,以及将资助计划的资助额增至116亿元。于2020年6月获得立法会拨款成立“支持非政府机构推行过渡性房屋项目的资助计划”,连同酒店及宾馆先导计划,目前营运中的过渡性房屋已有大约2000个单位,预期到明年年中会有另外4000个单位落成启用,而2023年年中前会再有10 000个单位落成。其中,有500个单位现正接受申请,而位于江夏围、由博爱医院营运,可提供2000个单位的项目,将于下星期开始接受入住申请。

    至于现金津贴试行计划,由7月开始截至目前,已向超过50000个合资格的一般公屋申请住户派发津贴,占已接获的合资格申请约8成半。

    陈帆说,13日“劏房”租务管制的条例草案会在立法会恢复二读,他期盼立法会尽快通过,让条例于明年1月生效,为“劏房”租客提供合理及有效保障。差饷物业估价署会负责条例的执行工作,正成立一个约50人的团队,以协助公众认识新的规管制度、处理查询、就租务事宜提供咨询和调解服务、在新法例实施后发放申报的“劏房”租金资料;以及采取适当的执法行动等。

    陈帆又说,特区政府亦会委托非政府机构成立区域服务队,在地区层面为“劏房”租客和业主提供所需支持,以及设立有关“劏房”租务管制的信息平台,让租客、业主明白在新条例下双方各自的权利和法定责任,并提供其他有关“劏房”租务的信息。特区政府已展开招标工作,预期6支分布港九新界的区域服务队可在新法例生效前投入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