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年以来,羸弱的经济增长前景一度提升了“欧美央行可能快速降息”的预期。不过,在1月底货币政策例会前夕,欧美央行多位高官声称“不急于降息”。这反映出欧美央行对于过快降息可能带来风险的警惕和忧虑。
近期公布的最新报告持续调降欧美经济增长前景。美国方面,联合国今年初发布《2024年世界经济形势与展望》报告预测,美国经济增速将从2023年的2.5%骤降至2024年的1.4%;美联储1月17日发布的全国经济形势调查报告(褐皮书)显示,自2023年11月底以来,美国经济几乎未见增长,“整体需求疲软、商用房地产市场低迷以及美国总统大选将为经济增长带来不确定性”。欧洲方面,欧元区经济活动继续表现出明显疲软。欧洲央行副行长路易斯·德金多斯不久前表示,欧元区可能在2023年底陷入衰退,“并且可能会在今年继续陷入困境”。
在这种背景下,市场机构关于欧美央行会快速降息,甚至最快可能在今年3月降息的预期不断上升。去年四季度以来,欧元区市场交易定价的中长期利率大幅回落,具有指标意义的德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在去年12月底较10月高点下跌110多个基点。美国市场的交易员一度认定美联储在3月降息的可能性接近100%。
不过,无论是欧洲还是美国,“达到通胀目标最后一英里”的行程依然艰巨。为此,欧美央行多位高官近期频频发声压制降息的市场预期。欧洲央行首席经济学家菲利普·莱恩12日表示,预计欧洲央行在短期内不可能降息。欧洲央行行长拉加德在达沃斯论坛期间呼吁,投资者对降息需保持耐心,“欧洲央行在夏季之前可能不会提出降息的指导方针”。美国旧金山、亚特兰大、芝加哥联储主席也先后表态,认为未到降息时点。有关表态给市场带来明显影响。拉加德表态后,欧洲股市大跌,市场着实被泼了一盆冷水。美国不少交易员也开始调整降息押注,美联储在3月降息的可能性目前已回落到50%附近。
欧美央行敲打市场事出有因。一方面,尽管通胀数据整体回落,但欧美核心通胀数据表现出比预期更强的黏性;另一方面,欧美薪资上涨压力对通胀的影响正逐步显现。此外,红海紧张局势对全球供应链的影响,甚至今年以来美国大范围冬季风暴天气也值得关注。
有分析指出,欧美央行的表态意在展现控制通胀的决心,也反映出对于过快降息可能带来风险的担忧,欧美央行希望通过维持一定的利率水平来抑制通胀的过快上涨,并保持经济的稳定。此外,欧洲央行还需要协调多个成员国的经济和政策立场,也不得不考虑美联储的态度,因而面临的挑战更为复杂。
然而,维持高利率也并非易事。最新财报显示,美国主要银行2023年四季度盈利情况恶化。直接原因是美国联邦储蓄保险公司(FDIC)去年四季度向摩根大通等银行收取了总计约86亿美元的特别费用,这对相关银行的盈利水平产生显著影响。更深层次原因在于,美联储维持高利率水平,在冲击了美国实体经济的同时,压力正逐步传导至美国银行业,各大银行不得不投入更多保险费用。
高利率对美联储的负面影响也开始显现。1月12日,美联储发布2023年收支初步信息显示,利息支出的增加导致美联储去年亏损约1143亿美元。与美联储联系紧密的一家美国媒体此后放出风声,称1月的货币政策会议上美联储官员可能开始讨论减缓缩表(QT),甚至可能提早重启量化宽松(QE)政策。
有分析指出,美联储近期持续压制降息预期,看上去是要卡住货币“闸门”,但释放减缓缩表甚至重启量宽信号,也有试图暗中“放水”的意味。美联储对货币政策的真实考虑,或许就体现在这一明一暗两手之中。(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连 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