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通胀数据近期出现大幅回落,强化了市场机构对欧洲央行结束加息进而转向降息的预期。不过,考虑到通胀回落不确定性较大,以及欧元区经济内生动力缺失的现状,欧洲通胀数据此番超预期回落究竟是福是祸,经济前景着实难料。
欧盟统计局公布初步数据显示,欧元区11月通胀率按年率计算为2.4%,降幅明显超出预期,低于10月的2.9%,降至两年多来最低水平。英国此前公布的10月消费者价格指数(CPI)从9月的6.7%大幅降至4.6%,也降至两年来新低。
当前,欧洲几乎所有类别的物价压力都有所缓解,通胀率“朝着2%的目标又迈进了一大步”。这令市场机构关于“欧洲央行不太可能再次加息”的预期高涨,甚至开始讨论“欧洲央行会不会提前降息”的话题。而在欧洲央行看来,欧元区中期通胀前景仍存在相当大的不确定性,“预计央行很快放松利率是不合理的”。
欧洲近期通胀放缓,主要受到能源价格下降及欧洲央行持续加息效应释放等因素影响。然而,能源价格变动和加息给欧元区带来的副作用也不小,欧元区经济内生动力缺失以至于增长乏力的问题正变得越来越突出。如果处理不当,欧元区陷入通胀高企、经济衰退的“滞胀”困局风险较大。
从能源看,2022年至今,欧洲经济饱受能源价格震荡困扰。俄欧能源往来在美国拱火下逐渐“脱钩”之后,欧洲能源安全风险并未远离,特别是天然气供应不仅要看美国人眼色,而且受到中东地缘紧张局势的干扰也更严重。近期国际能源价格震荡下行令通胀数据应声而落,一旦有所反复,欧洲央行遏制通胀的努力恐将受挫。
从利率政策看,欧洲央行官员近期仍在谈论利率“长时间维持高位”,但高利率对经济活动抑制到什么程度才算合适,其中分寸很难拿捏。高利率导致企业的借贷及生产成本不断推高,迫使制造业企业缩减投资,投资和消费受到抑制,欧洲许多制造业企业被迫停产或是将生产线外迁,进而影响经济复苏,这种恶性循环仍在继续。欧元区内部经济结构失衡、创新能力不足以及劳动力市场改革缓慢等也成为制约复苏的重要因素。当前,德法等欧元区主要经济体的数据已经清晰地反映出经济疲软趋势。有分析指出,如果加息最终导致欧洲日益严重的去工业化,令欧洲经济增长失去内生动力,这恐怕不是欧洲央行愿意面对的局面。
更要看到,美联储货币政策变动对欧洲央行的影响不可忽视。去年3月以来,美联储已11次加息,累计加息幅度达525个基点,至今尚未就货币政策转向明确松口。去年7月至今,欧洲央行10次加息,累计加息幅度为450个基点,为1999年欧元区成立以来的最高水平。综合比较不难发现,欧洲央行的决策与美国紧密相关,甚至是亦步亦趋。看来,政治和军事无法独立的欧洲,在货币政策上除了紧跟美国节奏之外,也没有太多更好选择。(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连 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