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媒社论:工业欧洲面临命运考验

2022-11-04 15:49:48 来源:参考消息网


  参考消息网10月20日报道 法国《观点》周刊网站10月17日发表题为《工业欧洲面临命运考验》的文章,作者是尼古拉·巴韦雷。全文摘编如下:


  乌克兰冲突的结局取决于军事行动的演变。实际上,欧洲是受这场“地震”影响最严重的大陆,这场震动让天然气价格至少增至原来的12倍,并让欧洲为此付出其国内生产总值的6%,是20世纪70年代遭受石油冲击时期的两倍。


  大逆转确实已经到来。制造业活动自今年夏天以来一直在倒退,而且衰退正在向所有部门蔓延。2021年上半年,欧元区的贸易顺差高达1210亿欧元,而2022年同期则出现了1770亿欧元的贸易赤字。


  系统性金融风险死灰复燃,其原因既在于电力部门的破产(以尤尼珀公司为例,德国不得不斥资80亿欧元将其国有化),还在于各国负债过高,正如围绕意大利债务产生的紧张关系(这可能再次引发欧元区的危机)或者英国出现的恐慌所证明的那样。


  欧美经济差距扩大


  更重要的是,由于美国和欧洲之间以及欧盟各成员国之间的差距正在拉大,这场能源危机还带来了经济和政治风险。


  大西洋两岸的美国和欧洲虽然在对付莫斯科的战略层面保持一致,但双方在经济层面却存在差异。


  美国虽然正在经历由利率上升引发的技术性衰退,但它在乌克兰冲突中变得更强了:它在能源上享有自主权,在技术和军备领域占据主导地位,它还负责领导危机管理。


  欧洲则正相反,它因存在对外依赖而正遭受能源危机的痛击,欧洲中央银行则陷入了地狱般的困境:要么冒着让衰退扩大且无法缓解输入性通胀的风险,跟随美联储加息;要么冒着让滞胀根深蒂固且加速欧元下跌的风险,放弃过快收紧货币政策。


  因此,欧洲面临着产业、工作和资本向美国外流的威胁。欧洲需要数年时间来弥补俄罗斯天然气的停供,在此期间,能源将实行配给且售价高昂。家庭购买力承受的压力将限制经济增长。


  对欧洲来说,比美国高出数倍的能源价格所导致的竞争劣势将造成大规模的生产损失,但更重要的是将导致欧洲工业的大规模迁移。在一个围绕意识形态集团而分崩离析的全球化当中,工厂将不再前往中国,而是来到美国。更何况,美国正在将自己重新定位为生态转型的先锋———除了已经承诺的1100亿美元投资外,美国能源转型还能从拜登推出的《通胀削减法案》中获益3690亿美元。


  欧盟内部出现分裂


  欧盟也出现了分裂,尤其是自从德国宣布了一项2000亿欧元的能源救助计划后———这项计划的优先援助对象是企业。加上另一项价值1000亿欧元的相关计划,德国发放的总救助金额占到国内生产总值的8%。同时,柏林抵制对天然气价格设置上限、反对欧洲电力市场改革。


  意大利总理马里奥·德拉吉、西班牙首相佩德罗·桑切斯和欧盟委员蒂埃里·布雷东,针对各国按照各自财政实力推出国家援助计划所造成的扭曲竞争发出警告。这会引发重大风险:单一市场分裂,欧元区因一味冒进采取遏制通胀的举措而受到冲击,最终出现社会愤怒的大爆发。


  现在,欧盟及其成员国是时候吸取疫情大流行的教训了,应当以团结为先,而非置能源冲击于不顾,产生内讧。


  面对能源冲击,欧盟并没有坐以待毙。俄罗斯天然气的占比从41%降至8%,这没能阻止欧盟将天然气储量补充至85%;消耗量也减少了10%;欧洲能源供应调整计划拨出200亿欧元补贴和2250亿欧元贷款用于能源转型;向石油公司和电力生产商征收高达1400亿欧元的税款,用以资助这些支持措施。


  但面对俄罗斯继续推进的能源战争,这还远远不够。欧盟现在必须提高“档位”:迅速设定天然气价格上限,共享能源供给,改革电力市场,并将电价与天然气价格脱钩,加快推进核电和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发挥欧盟的举债能力。


  欧洲是能源冲击的第一个受害者。对欧洲来说,分裂不是一个选项。没有统一和团结,欧盟就没有实力和主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