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已设立289个知识产权联合保护工作站

2024-10-09 12:59:20 编辑:贸促会港专公司 港专公司发布 来源:极目新闻

“知识产权侵权有哪些主要表现形式?”“商标权、著作权、专利权的常见侵权行为是怎样的?”近日,在武汉长行机电科技有限公司的会议室里,一场别开生面的保护知识产权专题讲座正在进行,该公司各部门负责人及班组长共130余名员工全神贯注、认真聆听。

这是湖北法院护航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一个生动场景。9月30日,记者从湖北省高级人民法院获悉,在该院推动下,全省三级法院携手相关部门,共设立289个知识产权联合保护工作站,为企业创新提供贴身优质司法服务。

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保护创新就是服务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近年来,湖北三级法院充分运用审判职能强化司法保障科技创新,形成了共抓知识产权大保护的强大合力,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有力的知识产权司法保护。

围绕五大产业,加力保护核心领域成果

湖北是科教大省,产出的知识产权数量巨大,知识产权案件数量也不断攀升。

2023年以来,湖北各地各级人民法院加强对发明专利、关键技术、新兴产业的司法保护,落实惩罚性赔偿制度,激发企业创新动力,审结知识产权案件21924件。

其中,武汉中院一审、湖北高院二审的“京山桥米”地理标志案,被最高人民法院评选为“全国知识产权五十大典型案例”。武汉中院一审、湖北高院二审的“米芝莲赔偿米其林1000万元商标侵权及不正当竞争案”入选人民法院案例库首批参考案例。

知识产权保护是对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市场主体利益的通盘考量,准确把握公平竞争政策,合理划定不正当竞争界限,维护公平的竞争环境,是湖北法院知识产权法官一直追求和坚守的司法理念。

在涉“李时珍”品牌不正当竞争纠纷案中,湖北法院从如何唱响“李时珍”医药品牌,规范湖北省中医药品牌良性竞争,建设“李时珍”产业集群的角度,在充分肯定黄冈某公司通过多年经营对“李时珍”知名度的贡献后,明确表态“李时珍”简称不归属于任何一个企业,为中医药行业公平、良性、有序竞争发展保驾护航。

把知识产权保护落到实处,司法裁判必须要有力度、动真格。在侵害“玻璃石英纤维”技术秘密案件中,对实施窃密行为并重复实施侵权的被告,判决承担惩罚性赔偿,合计赔偿权利人经济损失1.9亿余元。

为护航新质生产力的培育和发展,湖北法院持续强化“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的理念,围绕光电子信息、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生命健康、高端装备、北斗等湖北省五大优势产业,加大对高端芯片、集成电路等核心技术领域成果保护力度。

协同发力,为企业提供知产全链条保护

“四部门联合送法上门,不仅帮助我们解决了经营过程中遇到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更是增强了我们未来发展的信心和底气。”

咸宁中院联合该市检察院、公安局、市场监管局等市知识产权联合保护工作站成员单位,通过构建“重点行业+重点企业”服务机制,不断夯实“司法+行政”协同基础,放大协同效应,为咸宁上市后备重点16家“金种子”企业提供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

针对某企业负责人介绍两项发明专利涉嫌被其他企业侵权的问题,该市四部门相关负责人分别从司法、行政途径为企业提供知识产权维权指导,提醒企业在产品生产前做好风险预警,对于自主研发的新技术要主动进行商业秘密保护。

此前,咸宁市、岳阳市、九江市三地中级人民法院和知识产权局六部门,共同签订跨区域知识产权保护合作协议,建立八项知识产权合作事项,打造“知识产权保护圈”和跨区域、跨部门协作样板。

知识产权保护是一项系统性、综合性、长期性的工作,需要各法院、各部门、各行政区域之间协同发力。

湖北高院联合湖北省知识产权局构建“行政调解+司法确认”机制,共建科技创新协同保护“示范区”,推动在工业园区设立289个知识产权联合保护工作站,为企业创新提供贴身优质司法服务。

在湖北高院的指导和推动下,黄冈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设立了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服务站,这一举措入选全国工商联关于民营企业产权保护协同创新百佳实践案例;宜昌、荆州、荆门、恩施四家中院院长共同签订《“宜荆荆恩”法院司法协作协议》,共建区域司法协作互联互动体系,这是湖北首个跨区域、跨部门“全链条”保护体系,极大提升了湖北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对全省的覆盖和辐射作用。

构建四梁八柱,打造争端解决“优选地”

湖北法院在全国较早探索知识产权民事、行政、刑事案件“三合一”归口审理工作,优化审判资源配置,避免三类案件审判脱节、权利人利益保障滞后等现实问题。这一机制被国务院办公厅、国家发改委推广。

在审理涉“贵州茅台”全省首例知识产权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中,采用“3名法官+4名陪审员”七人合议制,依法处理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武汉市江岸区法院优化刑民交叉处理机制,协调处理民事侵权救济与刑事犯罪责任追究,将民事侵权案件中发现的4条犯罪线索移送至检察院。

同时,湖北法院大力推进知识产权案件繁简分流、轻重分离、快慢分道。襄阳中院的知识产权案件“简案快办”机制,推进案件审理全流程、全环节优化,实现繁案简案的准确识别和繁简分流,“简案”平均审理时长34.85天。该项改革经验入选国务院发布的全国自贸试验区改革试点经验、湖北自贸试验区改革试点经验并在全国复制推广。

为有效破解技术事实查明难的问题,湖北法院创新证据调查方式,依托26位咨询委员会专家和11位资深专利审查员,在全省范围推动共建共享、按需调派的工作机制。专家陪审、专家证人、技术咨询、技术鉴定和技术调查官参与的“五位一体”事实查明机制建设入选湖北省知识产权强国建设典型案例。

在完善法律统一适用机制方面,湖北高院积极发挥典型案例引领示范作用,发布全省法院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十大典型案例、十大保障创新开放发展案例。总结提炼裁判规则,选取具有典型性、新颖性的34件生效裁判,发布《知识产权案件裁判指引》,明确法律适用标准。

当前,湖北法院正积极融入全省创新发展战略布局,推进武汉知识产权法院设立,扩大知识产权审判影响力,着力将武汉打造成为知识产权争端解决“优选地”。武汉知识产权审判庭已成为最高人民法院“全国知识产权保护调研基地”和国家知识产权局的“全国专利保护重点联系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