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7月29日,中国企业“走出去”涉仲裁争议解决情况课题调研圆桌座谈会(“会议”)在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贸仲”)成功举办。
(从左到右依次为贸仲仲裁研究所主任姚俊逸,北京君泽君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唐功远,贸仲副主任兼秘书长王承杰,贸仲党委书记、副秘书长徐延波,司法部公共法律服务管理局仲裁处处长谢翀)
为贯彻落实全面依法治国战略部署,在新时代下更好地发挥仲裁涉外法治职能,为“走出去”中国企业保驾护航,建设中国目的地国际仲裁中心,贸仲发起“中国企业‘走出去’仲裁调研项目”(“课题”),对中国企业“走出去”所涉商事投资争议解决现状开展实证研究。目前课题研究过半,为进一步近距离了解“走出去”中国企业在涉外仲裁中的重点风险、需求与期待,贸仲邀请来自制造、金融、能源、航天、矿业、化工等重点行业和关键领域的近30位央企国企民企总法律顾问参加会议、开展研讨。本次会议由贸仲主办、课题组专家团队北京君泽君律师事务所承办。贸仲副主任兼秘书长王承杰做开场致辞,贸仲党委书记、副秘书长徐延波主持会议。司法部公共法律服务管理局仲裁处处长谢翀出席会议并做专题发言。
(贸仲副主任兼秘书长王承杰做开场致辞)
王承杰秘书长在开场致辞中表达了对各位与会专家法总的欢迎和感谢。他指出,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企业已逐渐成为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的生力军。近年来,国际形势复杂多变,中国企业“走出去”也面临巨大风险,对高质量争议解决服务的需求不断增加。贸仲从国家布局、企业需求和机构建设出发,研究中国企业“走出去”涉仲裁争议解决情况,这也是开启本调研课题的初衷。近年来,贸仲涉外案件比例不断上升,国际化因素显著增强,年均涉外案件近七百件。2021年,贸仲案件涉及93个国家和地区,涉“一带一路”案件达136个,争议类型覆盖基础设施建设、货物进出口、投融资等多个领域。从受案量、当事人国别数、争议标的额来看,贸仲在国际知名仲裁机构中均名列前茅。因此,贸仲开展本课题研究也有丰富实践作为基础和支撑。贸仲历来与国家法治进程同频共振,希望通过本次调研得到真实的一手资料,课题成果将上报国家有关主管部门,以期为制定完善相关法律和政策、创造支持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有力环境提供智力参考。
(贸仲党委书记、副秘书长徐延波主持会议)
司法部公共法律服务管理局仲裁处谢翀处长作专题发言。他指出,司法部高度重视仲裁事业发展,近年来着力推进《仲裁法》修订、仲裁机构机制体制改革、仲裁国际合作与对外宣传、涉外仲裁人才培养等重点工作,为建设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仲裁中心提供政府支持。他强调,贸仲是世界上最主要的商事仲裁机构之一,去年被权威国际仲裁调研报告评选为全球最受欢迎的五大仲裁机构之一,在国内外具有深远影响力,为中国仲裁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
(司法部公共法律服务管理局仲裁处谢翀处长专题发言)
(北京君泽君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唐功远律师介绍课题研究初步成果)
课题专家团队负责人北京君泽君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唐功远律师介绍了课题组针对目前回收的140余家企业仲裁调查问卷研判得出的统计数据和初步结论。与会专家围绕上述实证研究成果,聚焦“走出去”企业仲裁条款谈判中的选择权,仲裁地、仲裁机构、仲裁员、仲裁语言、开庭地点的偏好,仲裁程序和仲裁庭的审理方式,以及中国企业在仲裁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及希望得到的帮助等问题展开了热烈而深入的讨论。与会专家普遍认为,仲裁是国际通行的争议解决方式,也是中国企业“走出去”进程中保障自身权益的重要手段;高水平、专业化的争议解决法律服务要“跟出去”,同时,更应全方位加强提高中国仲裁机构的国际影响力和国际认可度;希望贸仲进一步发挥“国家队”“领头羊”作用,为中国企业投身国际经贸投资、中国建设高水平法治营商环境提供争议解决服务保障。
(会议现场)
本次会议广泛征集意见,促进业内交流,为贸仲课题的下一步工作提供了大量素材和新鲜思路,取得圆满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