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9日,中国贸促会调解中心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中国贸促会调解中心知识产权专业委员会(以下简称知识产权专业委员会)的成立情况。
当天,调解中心发布了《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中国国际商会调解中心知识产权争议调解规则》。该规则将于11月1日正式实施,是国内首个面向解决涉外知识产权争议的商事调解规则,对于完善知识产权纠纷解决机制建设、推动商事调解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是我国商事纠纷解决领域的重要成果。
据介绍,贸促会调解中心于9月29日在2021国际调解高峰论坛上正式宣布成立“中国贸促会调解中心知识产权专业委员会”。 知识产权专业委员会聘任了10名专家担任首批委员,汇聚了国内外知识产权领域和调解领域的顶尖人才。
近年来,随着我国知识产权事业的蓬勃发展,知识产权纠纷也逐年增加。据统计,2013年以来全国法院共审结知识产权案件229.2万件,年均增长24.5%。知识产权纠纷案件面临着“案多人少”的局面。面对知识产权纠纷的复杂局面和日益增多的现实,社会各界正在积极探索建立知识产权纠纷多元化解决机制。
中国贸促会商法中心主任、中国贸促会调解中心常务副主席蔡晨风表示,知识产权专业委员会的成立对于助力我国建设支撑国际一流营商环境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建设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知识产权强国,建设创新型国家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将发挥积极作用。
调研显示,知识产权领域的纠纷绝大部分是解决知识产权创造者与使用者之间商业利益的平衡问题,而传统用诉讼的方式解决知识产权纠纷往往耗时长、成本高,打到最后往往是双输的局面,企业普遍期待一种高效、友好、一揽子解决争议的纠纷解决方式,帮助其快速实现利益平衡,达到双赢。
中国贸促会调解中心知识产权专业委员会委员王正志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在国际上,大量知识产权纠纷案件采用和解方式结案,相较于诉讼,调解无疑能更好地回应争议当事人友好解决争议的诉求,同时也能更好地弥合文化冲突并化解多边争议。此外,知识产权制度的国际化使得国际调解成为解决跨境知识产权争议的可选项。(经济日报记者 朱琳)